不久前,宁德时代推出能实现15分钟快充的钠离子电池,普遍可以满足续航400公里以下的车型,利用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实现了钠锂混搭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了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使钠电池的应用有望扩展到更多类型的车型。由此可见,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场景非常广阔,那么问题来了:钠离子电池能不能取代锂离子电池,成为电动车市场新的统治者呢?如果可以,又要用多长时间呢?

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及钠电池何时才能不当“备胎”

目前各家新能源车企采用的主流动力电池都是锂电池。虽然续航、能量密度都是锂电池的巨大优势,但是在电池原材料方面,由于我国锂矿资源的缺乏,经常会出现被“卡脖子”的情况,再加上锂电池原材料价格还在日渐上涨,这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

此外,我们都知道,锂电池的价格可是让车企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用“车企都是为电池上游电池材料商打工的”来说也不为过。锂电池的价格在短短数年时间一路高歌,翻了数倍。而电池的成本占了总车的三分之一,这对于中下游的车企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因此,原材料储量大、综合成本较低的钠离子电池就成了电池界、车企界香饽饽的存在。与锂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

① 原材料供给丰富,储量多、分布广,利于国家战略安全,不会出现“卡脖子”的风险。

② 相比于锂电池,钠电池材料成本低,整体成本降低30%--40%。

③ 钠离子电池的工作机制与锂电池相同,可以继续沿用现有的锂电生产工序。

④ 从电池安全性来看,钠离子电池在工作时安全性能可凌驾在锂电池之上。

⑤ 从充电效率来看,能够8分钟快充的钠离子电池,解决了锂电池的“充电焦虑”。

⑥ 在极度寒冷的冬季,钠离子电池仍旧能够保持90%的放电率,进而提高了新能源汽车在低温地区的普及率。

⑦ 钠离子电池处理方便,环保费用低。

说了这么多钠离子电池的优势,但无法否认的是,能量密度和充放电循环次数是它不可避免的硬伤,使其目前只能当锂电池的“备胎”。

我们相信,随着对钠离子电池的容量、密度及寿命的研究越来越成熟,钠离子电池商用并取代锂电池成为下一代电动汽车电池的动力来源指日可待。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钠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池包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大家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