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能源、新型储能、氢能等新兴能源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对整个新能源行业都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分析认为,钠电池产业化元年在即。根据测算,预计2025年国内钠电池需求有望达到32.9GWh,对应市场空间约203.7亿元;预计2027年国内需求有望达到137.3GWh,对应市场空间约824亿元,2023-2027年CAGR为141.3%。
本次研讨会,特邀60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分享交流储能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关键技术突破、产业链构建、商业化应用等。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钠电池商业应用的突破与其技术性能表现密切相关,而原材料的使用,对钠电池性能的表现亦至关重要。其中,中科院化学所殷雅侠研究员提到草酸钠用作正极补钠剂,在0.2C的电流密度下,不添加草酸钠的NMT电极初始充电比容量为120mAh/g,而添加20wt% 草酸钠的NMT电极达到239mAh/g,这额外的容量贡献来源于草酸钠的钠补偿作用。而作为补钠剂的草酸钠,其粒径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根据殷老师的研究报告所言,如果引入的草酸钠粒径较大,会造成导电性降低以及氧化分解产生较大孔隙的问题,因此草酸钠的粒径越小越好。
作为先进的专用化学品制造与新能源循环利用技术综合服务商,光华科技携钠电池专用化学品解决方案首次亮相,解决方案主要针对钠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正极及正极补钠剂等领域,推出了高纯级碳酸钠、电池级氟化钠、草酸钠等产品。前来公司展台交流咨询的专家、客户对光华科技钠电池产品解决方案及在客户端的应用情况表示关注。现场销售人员与产品经理对公司目前产品的性能指标及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头部企业的应用情况做了介绍与交流。
光华科技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技术创新平台能力,凭借在化学品研发、合成、分离、提纯等技术实力,提供的产品具有纯度高、水分低、粒径小,且阴阳离子含量低等优势,从原材料端对电解质中阴阳离子含量进行控制,极大地满足了钠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的技术需求,从而为制造性能更佳的钠电池打下基础。除此之外,相关产品均可根据应用需求进行指标规格定制,为钠电池的研发与规模化生产助力。 坚守“绿色环保,追求卓越,促进科技与产业的发展”的使命,光华科技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联动长三角,紧跟新能源产业发展,持续深耕布局,从技术研发创新到产品应用与产业化,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与专业服务,协同构建钠电池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促进新能源行业的制造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华科技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